1、清理基層:施工前要將基層表面的灰塵、雜物、油污等清理干凈,確保基層干燥、清潔,以保證防水材料能夠與基層良好粘結。
2、陰陽角處理:衛生間的陰陽角處是防水的關鍵部位,容易出現裂縫和滲漏。在陰陽角處應先做附加層,可采用卷材或涂料進行加強處理。附加層的寬度一般不小于300mm,在陰陽角處形成圓弧狀,以增加防水的可靠性。
3、管根處理:衛生間的管道根部也是容易滲漏的部位。在管道安裝完成后,要對管根周圍進行密封處理。先用密封膠對管根與地面、墻面的縫隙進行填充,然后再做防水處理。可以在管根周圍涂刷防水涂料,形成一個高度不低于200mm的防水套管,以防止水從管根處滲漏。
4、墻面防水處理:衛生間的墻面也需要進行防水處理,尤其是淋浴區的墻面。淋浴區墻面的防水層高度應不低于1800mm,其他區域的墻面防水層高度一般不低于300mm。對于輕質隔墻,建議整面墻都做防水處理,以防止水滲透到隔壁房間。
防水施工完成后,如何進行驗收
1、外觀檢查:觀察防水層表面,要求平整、均勻,無裂縫、孔洞、氣泡、起皮、鼓包等缺陷。陰陽角、管根等部位的防水層應處理成圓弧狀或鈍角,且附加層應粘貼牢固,無翹邊、空鼓等現象。
2、厚度檢測:使用厚度測量工具,如針測法或切片法,對防水層進行厚度檢測。不同的防水材料有不同的厚度要求,例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厚度一般不小于1.5mm,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.2mm,需確保防水層厚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。
3、閉水試驗:這是驗收防水工程的關鍵環節。先將衛生間的地漏、管道口等進行封堵,然后在衛生間地面蓄水,蓄水高度應不低于20mm,蓄水時間不少于24小時。在蓄水期間,要定期觀察水位變化情況,同時仔細檢查樓下對應位置的天花板以及相鄰墻面,查看是否有滲漏、水印等現象。若發現滲漏,需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修補,直至閉水試驗合格。
4、淋水試驗(適用于墻面防水):對于衛生間的墻面,尤其是淋浴區的墻面,可進行淋水試驗。使用花灑或專用的淋水設備,對墻面進行持續淋水,淋水時間不少于30分鐘。之后檢查墻面另一側及相鄰房間的墻面是否有滲漏、潮濕等情況,以此判斷墻面防水層的效果。
5、檢查防水節點:重點檢查陰陽角、管根、地漏、門檻石等防水節點部位。查看這些部位的防水層是否完整,密封是否良好,有無滲漏跡象。例如,檢查管根周圍的密封膠是否飽滿,門檻石下方的防水層是否連續,有無斷點等。
6、資料審查:要求施工方提供防水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,如產品合格證、質量檢測報告等,確保使用的材料符合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。同時,檢查施工過程中的記錄,如施工日志、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,了解施工過程是否符合規范和工藝要求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