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(簡稱“眾惠相互”)2025年一季度理賠報告發布。報告顯示,2025年一季度,眾惠相互累計服務會員超411萬人,理賠總額達3150萬元,平均報案結案周期僅2.8天,線上化率突破95%,智能審核通過率超過80%。不僅展現了眾惠相互在科技驅動下的高效服務能力,更傳遞了其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普惠理念,為保險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創新樣本。
數據洞察:區域與人群風險精準畫像
報告首次通過大數據分析揭示了不同區域與人群的健康風險特征。從區域看,華南地區醫療險單均賠付金額達8295元,居全國首位,或與當地醫療成本及疾病譜系相關;西南地區則以7051元緊隨其后。西北、東北地區單均賠付金額較低,但出險區域占比總和超23%,提示需關注區域醫療資源均衡性問題。精準的區域畫像,為眾惠相互后續在不同地區的風險防控與服務優化提供了重要參考,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出險特點與賠付情況,針對性地調配資源,優化服務流程,提升理賠效率,確保每一位會員都能享受到高效、便捷的理賠服務。
在用戶畫像方面,報告細致地分析了不同人群的出險原因與健康險行為特征。Z世代作為線上化報案的主力,出險原因多為意外骨折、呼吸系統疾病與胃炎;新中產則是百萬醫療險加購的主力,出險原因集中在惡性腫瘤、腦梗死與冠心病;銀發族則是慢病管理服務的使用主力,出險原因以骨折、高血壓與糖尿病為主。此外,報告還通過高發疾病性別圖譜與性別×年齡風險矩陣,揭示了不同性別與年齡群體的健康風險特征,為會員提供了個性化的健康風險預警與建議。精準的用戶畫像不僅有助于眾惠相互更好地了解會員需求,為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保險產品與服務,也體現了眾惠相互對會員健康的全方位關懷,從風險預測到全鏈路解決方案,每一步都秉持著專心與用心,帶給會員最堅實的“賠”伴。
科技提效:智能服務重塑理賠體驗
在數字化浪潮下,眾惠相互通過技術賦能構建了全鏈條智慧服務體系。2025年一季度,智能審核系統累計完成1.35萬次核賠自動決策,用戶上傳醫療資料后,系統可實時匹配疾病庫與既往癥數據,大幅縮短審核周期。與此同時,“云監護”服務通過直連用戶健康監測設備,為慢病患者提供動態管理,其健康計劃完成率高達96.98%,成功預警多起慢性腎病惡化案例,實現從“事后理賠”向“事前預防”的跨越。
針對老年群體,眾惠推出“暖夕陽”服務,通過適老化界面改造與上門收單服務,讓行動不便的銀發族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理賠,用戶滿意度達98%。而“全球援”服務則依托24小時多語種支持,為海外用戶提供高效醫療援助,最快24小時內完成高齡患者轉運。眾惠相互深刻洞察會員需求,加大科技運用,一系列數字化服務的創新與應用,不僅提升了理賠服務的效率與質量,更讓理賠服務變得更加人性化、便捷化。
普惠初心:從理賠服務到健康生態共建
作為國內首家相互制保險組織,眾惠相互始終踐行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理念,會員兼具投保人和所有者雙重身份。開業八年來,眾惠相互堅持會員至上,保持普惠的初心,將會員的利益放在首位,致力于為會員提供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與優質的服務。在理賠過程中,眾惠相互回歸保障本源,通過及時、高效、貼心的理賠服務,讓會員感受到保險的溫暖與力量,增強廣大會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,也為保險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。
眾惠相互相關負責人表示,會員的信任是眾惠前行的動力,眾惠相互將持續深化科技應用,進一步完善數字化服務生態,探索“保險 健康管理”生態閉環,通過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服務,為會員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理賠體驗,讓每一份保單成為用戶健康生活的堅實后盾。
未來,眾惠相互將與會員攜手共進,繼續在保險服務領域深耕細作,用專業與責任守護每一位會員的健康與幸福,用科技與溫度傳遞保險的善意與力量。充分發揮相互機制特色,推動保險行業的創新發展,為建設金融強國貢獻力量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