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年頭,每個人都希望成為網紅。
但隨便干點啥都能火的時代已經走遠,面對選擇多多的社會,每個人必須翻找出身上與眾不同的點,才能刮開那張網紅 “ 彩票 ”。
于是,在這個抽象和樂子齊飛,知識和口才并重的時代,所有的標簽都能被拿出來消費,新涌現的賽道,一個比一個離譜,比如最近就有個:出獄賽道。
下面這位名為卿晨璟靚,曾因參與 “ 酒托 ” 詐騙被通緝,因為顏值出眾,被網友稱為 “ 最美通緝犯 ”。
按照常理來說,被通緝、犯過法都是不光彩的事。
但這位 “ 最美通緝犯 ” 在刑滿獲釋后,絲毫沒有避諱的意思,反而把這些元素變成了身上的標簽,搖身一變成為 “ 出獄 ” 主播。
直播間中她會反復提及:“ 我就是 2018 年被通緝上熱搜那個最美通緝犯”,“ 如果你們還想聽講在里面的故事,以及我做托以前那些事,就給我卡個燈牌,進粉絲群 ”。
“ 大牢里出來的女人 ” 是她的直播主題, “ 2018 年頭條人物,現已改邪歸正 ” 是她主頁里的自我簡介,“ 本來我想整個囚服,帶個鐵鎖鏈播,但怕封號了 ” 是她直播時的調侃。
她播啥呢?
跟其他主播一樣,以嘮嗑、打PK為主,也會分享些特色內容,比如監獄里的生活,以及酒托經歷,讓大家引以為戒,小心詐騙。
4 月底,該賬號被抖音無限期封禁。
原因嘛,抖音已經說的很清楚了:禁止以監獄服刑、違法犯罪經歷博取流量、不當獲利 ↓ ↓
許多人知道 “ 監獄生活 ” 也是流量噱頭,可能是從這個新聞開始。
但實際上,卿晨璟靚事件只是撕開了這條賽道的一條縫隙,真正打開潘多拉魔盒的,另有其人。
2016 年周立齊因為犯搶劫罪、盜竊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,這已經是他第四次鋃鐺入獄。與此同時,他此前 2012 年時接受采訪的片段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,人在獄中坐,流量天上來。
你可能已經猜到了。。。
是的,就是那段:“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,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,做生意又不會做,就是偷東西才能維持得了生活 ”。
采訪中,周立齊金句頻出。
“ 進看守所像回家一樣 ” 。
“ 里面個個都是人才 ”。
語出驚人,再加上發型、胡須等外貌又與古巴革命核心人物切 · 格瓦拉極為相似,這哥們被網友們稱為竊·格瓦拉,一躍成為戒賭吧精神領袖,語錄也成了抽象、鬼畜視頻的熱門素材。
2020 年周立齊刑滿出獄,等待他的是數十家傳媒公司的聯系邀約,多家公司宣稱要以百萬甚至千萬的費跟他簽約,不久后,他發布道歉視頻,為自己之前的言行道歉,稱要改過自新。
曾經抽象樂子,現在回頭浪子。
多重令人喜聞樂見的要素加持,一位 “ 竊賊 ” 網紅就此誕生。
在這個滿是鏟子,獨缺金礦的時代,商機一經被挖掘,就被迅速復刻,無數 “ 刑滿釋放 ” 的人打開了自己的手機鏡頭,對準自己,記錄生活。
第一批 “ 出獄 ” 自媒體,內容簡單到你不敢相信。
就是純記錄自己工作的模樣,時長幾秒到幾分鐘不等,標題也是 “ 服刑/監獄 多少年,出來多少年 ”,迅速塑造起曾經廢柴如今奮斗的形象。
盡管毫無劇情和內容可言,但 “ 浪子回頭金不換 ” ,百萬的點贊,上萬的評論輕松拿下,數據遠超絕大多數精心規劃、制作精良的內容。
評論區中甚至有人為此主動示好。。。
但很快,復雜內容涌現,這一賽道內容開始有了 “ 萬花筒 ” 的味兒。
有記錄自己服刑感受的:
有做情感抒發的:
自述坎坷經歷,追憶似水年華,感嘆如夢幻泡影,立志要改過自新。
以及事無巨細分享 “ 入獄 ” 生活的。
在里面生活的咋樣,吃啥喝啥,物資是否豐富,上廁所有沒有啥規矩;如果要寄東西進去怎么個流程;家人進去之后怎么樣做能寬慰到他;在監獄能不能玩手機。
以及監獄里面的各種規矩,運行潛規則。
監獄里面有無罪名鄙視鏈?有沒有派系斗爭?什么人在里面會挨打?是否遇到過真正的大哥?
這些內容特獵奇、特小眾,遇上真有點口才的博主,講得確實讓人聽著上癮。
在視頻平臺上稍加搜索,大量刑滿釋放的內容,圍繞入獄與出獄、悔恨和勵志,即便你此前從未了解過監獄生活,多刷上幾個,也能立刻入此門中。
但當越來越多刑滿釋放人員都窺見了這條賽道,把自己的特殊經歷當做挖金礦的鏟子時,這條賽道真的能容納下這么多人,這么多內容嘛?
必然不能。
隨著出獄內容走向成熟,你會有一種感覺,除了少數經歷特別豐富,或者能把故事講得有趣的人,絕大多數人的所制作的內容卻如同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一般。
他們會在視頻內容、視頻標題、個人主頁中點出自己的特殊身份,強調自己是刑滿釋放人員的標簽,有人就直接起名叫 “ 獄哥 ”、“ XX年的獄哥 ”、“ 走出監獄的XX ” 。
內容大體上就都是這么幾類內容,稍微夸張點說,絕大多數人更新 30 條視頻,29 條都在悔過,同樣的感受換點詞匯翻來覆去念叨。
然而,即便如此,這些賬號的粉絲仍在不斷增長,人們似乎遠沒有到審美疲勞的時候。
可是,等待他們的未來到底是什么呢?
作為這條賽道 “ 祖師爺 ” 般的存在,周立齊在出獄后,一夜之間火速收獲 300 萬粉絲,出獄、創號、發布道歉視頻,一舉一動都受千萬人關注,看似人氣滿滿。
但實際上。。。
百萬粉絲的賬號很快被封,其后的一系列創業,從借助名氣出任某電動車聯合創始人,到自己嘗試燒烤店跟電動車超市,結果都不是很好。
“ 刑滿釋放 ” 內容,乍一看美好,自帶噱頭與流量。
首先,對于圍觀群眾來說,無論是引發犯罪的故事,在監獄服刑的經歷,都足夠小眾獵奇。
殺人放火都能成為明星呢。Jeremy Meeks,這哥們因為混黑社會、涉及重大盜竊等一系列犯罪,2014 年鋃鐺入獄。
但就因為一張帥氣獄照,成了網紅。出獄后又是做模特,又是跟富家千金你儂我儂的。
其二,人們喜歡壞人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劇本。
不同于絕大多數內容本質上是一種消費品,人們關注內容生產者以滿足自己的娛樂需求,這類視頻在消費品的基礎上,還暗含了一層對棄惡從善的人的幫助和支持。
所以,這些人、這些內容能火起來,并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也正因如此,給了這群人一種錯覺,一種虛假的網紅感,實際上,這條路沒人能走得長遠。
做吃播內容的,最辣的食物挑戰完可以挑戰最臭的食物;做科技內容的,可以跟隨科技的時代發展不斷找到新的選題。
而做牢獄內容?題材就在這一畝三分地中,你不可能再去生產暴論和暴行來保持熱度,庫存一旦被掏空,只能同樣的內容來回講。
從人設層面來看,很多 “ 創作者 ” 的改過自新,如同風中樓閣,禁不起推敲。
早在 2023 年就有過兩位刑滿釋放人員,一位 “ 天郎哥哥 ” 通過悔過爆火,但很快其所犯罪行為被曝光,他犯得是強迫賣淫罪,曾與同伙拐騙未成年女孩,使用暴力手段讓其接客。
另一位 “ 尋親男孩今晚有沒有哭 ” 講述了悲慘身世,以及如何誤入歧途(監獄)的故事,狂攬 12 萬粉絲,而他所謂的誤入歧途,其實是持刀強奸不到 15 歲的女性受害人,爆火之后,他開始用偏貴的價格賣起了衛生巾。
這些人到底是真年少無知,還是在騙取他人同情心賺錢,有待考察。
對于網紅來說,這不隨時塌房嘛。。。
更為核心的是,這種負面屬性極重的網紅變不了現。因為網紅本質上是利益交換,網紅提供好的內容,平臺提供分發和變現渠道。
平臺愿意給每個人第二次機會,并不等于它們愿意冒很大的風險換取你并不咋大的內容價值,還破壞了自己的價值觀,這事是一個商業邏輯。
如今的互聯網上,對于這些人能不能當網紅,充滿爭議,有人覺得要給對方改過自新的機會,有人覺得這種違法人士就不能再出來,會帶壞社會風氣。
就我看來,咱們可以把出獄賽道理解為是獵奇賽道的一個子類,如果無限縱容獵奇內容無底線滋生,平臺就會滑坡,最終淪為互聯網下水道。
與此同時,這些爭議讓我想起了另一個 “ 出獄 ” 頂流:羅金成。
羅金成,一個專用假毒品騙吸毒人員的奇人。他在各大癮君子群里賣 “ 高純度冰糖 ” ,價格低廉,癮君子以為找到便宜貨了,結果到手發現這冰糖是真冰糖。
這哥們只發外省,不發本地,且嚴格控制價格,每單上限 1000 塊,絕不多賣,種種操作,讓上當的吸毒人連線下真實都覺得沒必要。
最狠的是,他在包裹里附帶了一張冰糖化驗單,跟一包茶葉。雖然 1000 塊錢一包冰糖是詐騙,但茶葉的定價是浮動的,整件事甚至能給他圓回來。。。
當然,最后這位 “ 大毒梟 ” 以詐騙罪被判。
被抓以后,羅金成還義正言辭說這樣可以讓癮君子失去對網絡的信任,打擊網絡販毒。。。
就是這么一位讓吸毒人嘗到甜頭,販毒者信譽盡失的絕命 “ 糖 ” 師,論來頭和戲劇性,應該能碾壓這個賽道 99.99%的人吧?
然而,他出獄后去養牛了。。。
賬號里只有自己跟牛,從來不提自己當年往事,最后是網友看長相認出了他的身份。
所以啊,我認為,坐過牢的人,當然需要有改過自新機會。
只是,改過自新不應該是停在口頭的懺悔,也不應是博取流量的噱頭,而是在努力工作中的那份腳踏實地。
怎么算是腳踏實地?可以養牛可以搬磚可以做騎手,但唯獨不應該是,每天坐在直播間謀算,應不應該穿囚服、帶手銬,如何全方位展示自己是出獄人員,以此吸睛變現。
如果坐過牢成為賣點,改過自新成為人設,監獄的囚服和鐵鎖鏈變為 Play 的一環。
他們所尋找的到底是重頭來過的機會,還是輕松賺快錢的捷徑呢?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