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網記者 李梅 臨沂報道
在數字經濟與商貿物流深度融合的浪潮下,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堅持“以產業思維辦職業教育”的辦學理念,走出了一條“政校企協同、產學研貫通”的特色發展之路。近日,記者走進經濟管理系,探尋其如何通過創新育人模式、深化產教融合,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。

以產業思維育匠才:打造商科人才培養新高地
“我們始終將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作為辦學使命。”經濟管理系負責人管衍會介紹,依托臨沂“商倉流園展”一體化發展的產業優勢,經濟管理系以數智商貿物流專業群建設為抓手,構建了“四高四新”發展格局——堅持人才培養高質量、企業賦能高水平、鄉村振興高目標、服務全省高標準,通過技術創新、機制創新、模式創新、服務創新,打通政、校、企、產、學、研深度融合通道。
在育人實踐中,經濟管理系實施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、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。電商類學生參與企業“雙十一”“618”“抖音超品”等實戰項目。供應鏈運營專業與順豐速運集團深度合作,組織學生到魯晉分撥轉運中心開展實踐操作教學,以近距離觀察并了解供應鏈運營的各個環節,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體系,更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校企共筑生態圈: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破題之道
記者了解到,目前經濟管理系與60家政校企單位共建臨沂商城產教聯合體。據山東蘭華集團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(臨沂)跨境電商產業園運營總監姜潤介紹,目前,與學校一方面是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學院項目,定制化培養人才;另一方面是開展面向社會人員的跨境電商培訓班,為做大做強跨境電商產業園構建產業基礎。
“行業急需既懂平臺運營又懂本地產業的人才。”姜潤坦言。為此,經濟管理系構建了“平臺 產業帶”特色課程體系:與阿里國際站、速賣通等平臺企業共建多平臺運營課程;聯合本地家具、汽配、玩具等產業帶開發垂直品類實戰項目;引入國際法務、跨境支付等特色模塊。更創新性地與SHOPEE合作開展“跨境實戰營”,學生團隊在真實運營中完成從選品、詢盤到成交的全鏈條實訓。
項目制教學革命:破解職教“兩張皮”難題

“傳統課堂教的是知識點,我們教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。”管衍會說。項目中,學生們以處理外國客戶的詢盤為應用導向,綜合學習語言、商業思維、運營等多種知識;在“抖音超品”實戰課堂上,學生團隊需在短時間內解決完成市場分析、腳本設計、流量投放策略制定等真實問題。
這種以真實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,讓學生實現“畢業即上手”。2023級電子商務專業白曉鳳分享道:“借助學校優質學習資源和實踐平臺,可以直接參與真實品牌項目,很多企業導師來學校開展案例研討,讓我在學校就接觸到了現實電商的問題。”白曉鳳告訴記者,她在“認養一頭牛”客服實訓中,通過建立高頻問題話術庫,降低了顧客等待時間和投訴率。
面向未來,管衍會說:“我們將對標‘新雙高’建設標準,堅持守正創新、主動融入、重點突破,以產業思維辦職業教育,以平臺思維整合資源,以國際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,持續鞏固深化“1+4”行動成果,著力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、‘雙師型’教師隊伍、產科教深度融合、關鍵辦學能力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。”
隨著臨沂商貿物流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期,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正以“職教改革先行者”的姿態,書寫著產教深度融合的“臨科答卷”。在這里,課堂與市場無縫銜接,學生與員工身份自由切換,職業教育真正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“人才引擎”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