瞿周
一名網友發布視頻稱,日前自己與國內某男團中的成員乘坐同一航班,在飛機起飛前及落地后,該組合成員的多名粉絲從座位擠到頭等艙附近圍觀拍照,導致通道擁堵。經核實,當天航班上,航司按規范配備了兩名安全員,機組人員勸阻未果。機場和航司表示,今后會加強防范,保障每位旅客的人身安全。
粉絲圍堵登機口拍照、沖進值機柜臺跟蹤、鉆機票退改費漏洞……近年來,飛機、機場成為追星“戰場”之事時有聽聞。必須清醒認識到,公共空間不容任性踐踏,“無腦”追星絕不能慣著。
飛機是承載公共安全的特殊空間,不是滿足個人私欲的追星舞臺。根據航空安全規范,飛機滑行、起降階段,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、保持座位不動,這是保障應急逃生秩序的基本要求。粉絲為拍攝偶像,不僅堵塞前后通道,更在機組人員多次勸阻下拒不配合,這種行為已嚴重擾亂航空器秩序。而且,機艙內無序聚集可能導致緊急情況下逃生通道堵塞,甚至因人群移動引發配載失衡,對飛行安全構成潛在威脅。更遑論,當多數乘客被困座位、無法正常下機時,粉絲的“瘋狂”早已侵犯了他人的出行權益。
文明理性追星,是一個粉絲的基本操守。“任性”背后,是對法律邊界的無知與漠視。從法律層面看,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明確將“擾亂航空器內秩序”列為違法行為,可處警告、罰款乃至行政拘留;民航局2018年發布的《關于加強粉絲接送機、跟機現象管理的通知》,更是將“機上擾亂秩序”納入限制乘機情形,涉事者可能被禁飛一年。
人身安全和公共秩序無小事。對于這種罔顧底線的非理性追星行為,不能等閑視之。航空公司應依法采取強制措施,對屢教不改者,更應將其列入“黑名單”,讓他們為自己的沖動行為付出代價。飛機、機場不能成為追星的場所。整治“機鬧”追星,還要斬斷畸形飯圈的利益鏈條,引導粉絲理智追星,不要盲目跟風。從雇粉絲營造“頂流”假象的經紀公司,到泄露明星行程的“內鬼”,再到縱容非理性應援的平臺,資本驅動下的“飯圈經濟”早已將粉絲文化異化為無視規則的狂歡。當“為愛豆瘋狂”成為炫耀資本,當突破公共秩序被視為“追星勛章”,一些人的規則意識正在被病態文化侵蝕。北京市文旅局要求演出經紀機構引導粉絲應援行為,正是從源頭治理的關鍵一步——明星及其團隊若默許甚至利用粉絲狂熱謀利,就必須承擔連帶責任。
公共空間的文明,始于對規則的敬畏。飛機、機場作為公共交通樞紐,承載著無數人的出行安全,容不得任何人為一己私欲破壞規則。對“機鬧”追星行為,不能僅有道德譴責,還應采取必要的懲罰措施,該拘留的拘留,該限飛的限飛,該追責的追責。唯有讓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,才能以儆效尤,讓“追星”守住安全底線,不再瘋狂。
追星是個人自由,但絕不能罔顧公共秩序和他人權益。當粉絲舉著手機堵塞通道時,他們擋住的不僅是乘客的去路,更是文明與規則的底線。整治粉絲瘋狂追星,需要航空公司嚴格執行安全規范,機場加強安保預案,法律亮劍形成震懾,簡而言之,需要整個社會對畸形飯圈文化說“不”。
唯有讓公共空間的規則高于個人狂熱,才能不讓追星成為公共安全的隱患,讓每一次飛行都回歸安全與秩序的本質。責任編輯:韓保林(EN087)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